
HEMS深井降温系统
深井热害特点
随着深部矿产资源的开发,采掘深度的不断增加,地温随之升高,加上其他热源的放热作用,不但使气温升高,也使得空气湿度增大,严重恶化了矿内的作业环境,形成了被人们称为采矿6大灾害之一的矿内热害。20世纪50~60年代,国内外一些深部矿井已显现出较为严重的热害问题,到了20世纪70年代矿井热害更加突出,从局部现象发展成为普遍现象的趋势。据初步统计,在国外,南非西部矿井在深度3300M处气温达到50℃;日本丰羽铅锡矿由于受热水影响,在深度500M处气温高达80℃.
到2000年,中国有煤矿的平均采深达650M左右,生产水平的平均原始岩温为35.9℃~36.8℃,而采深超过1000M的矿井,其原岩温高达40℃~50℃,工作面温度达34℃~36℃,大部分矿井将进入一、二级热害区。这种高温环境使得井下作业人员体能下降、工作效率严重降低,易产生高温中暑、热晕并诱发其他疾病以及神经中枢系统失调,从而造成职工防护能力降低,严重影响生产安全。
深井高温热害控制HEMS工艺
◆ 技术原理
HEMS技术(High tenmperature Exchange Machinary System) 利用矿井各水平现有涌水,通过能量提取系统从中提取冷量,然后运用提取的冷量,然后运用提取出的冷量与工作面高温空气进行换热作用,降低工作面得环境温度及湿度,同时置换出的热量作为地面供热及洗浴的热源。
◆ 技术特点
◆ HEMS系统结构
深井降温技术国内外对比
HEMS降温技术(矿井水冷式)与国内外技术相比,无论是在获取能量能力、降温供风方式还是在降温效果,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。同时,该项技术单个工作面投资低于现有降温技术投资,特别是运行成本远远低于现有降温技术。
技术类型 |
技术来源及应及时间 |
冷源 |
取冷模式 |
获取能量能力 |
耗电 |
主机工作环境 |
管道系统 |
供风方式 |
降温效果 |
降湿效果 |
单面平均投资/千万元 |
效果 |
集中空调式 |
前苏联1929德国1985 |
闭路循环水 |
对闭路循环水喷淋冷却 |
△ T= 2~3oC |
高 |
高温区或地表 |
短/长 |
混风 |
2~3oC |
<3% |
2.5~3.0 |
热排放困难,制冷效果差 |
冰冷式 |
南非1986 |
冰水相变 |
用水制冰融冰相变 |
相变温差大 |
高 |
地表 |
长 |
喷雾 |
3~7oC |
增湿 |
2.0~2.5 |
降湿较好增加湿度 |
矿井水冷式 |
中国2006 |
矿井涌水(开放循环) |
天然水体温差,大流量循环 |
△ T= 8~13oC 220m3/h |
低 |
低温区 |
中 |
纯风 |
4~6oC |
5~15% |
1.8 |
降温降湿效果好,利用天然水体,能耗小 |
关键词:
所属分类:
HEMS深井降温系统
产品附件:

咨询热线:
HEMS深井降温系统
图文详情
深井热害特点
随着深部矿产资源的开发,采掘深度的不断增加,地温随之升高,加上其他热源的放热作用,不但使气温升高,也使得空气湿度增大,严重恶化了矿内的作业环境,形成了被人们称为采矿6大灾害之一的矿内热害。20世纪50~60年代,国内外一些深部矿井已显现出较为严重的热害问题,到了20世纪70年代矿井热害更加突出,从局部现象发展成为普遍现象的趋势。据初步统计,在国外,南非西部矿井在深度3300M处气温达到50℃;日本丰羽铅锡矿由于受热水影响,在深度500M处气温高达80℃.
到2000年,中国有煤矿的平均采深达650M左右,生产水平的平均原始岩温为35.9℃~36.8℃,而采深超过1000M的矿井,其原岩温高达40℃~50℃,工作面温度达34℃~36℃,大部分矿井将进入一、二级热害区。这种高温环境使得井下作业人员体能下降、工作效率严重降低,易产生高温中暑、热晕并诱发其他疾病以及神经中枢系统失调,从而造成职工防护能力降低,严重影响生产安全。
深井高温热害控制HEMS工艺
◆ 技术原理
HEMS技术(High tenmperature Exchange Machinary System) 利用矿井各水平现有涌水,通过能量提取系统从中提取冷量,然后运用提取的冷量,然后运用提取出的冷量与工作面高温空气进行换热作用,降低工作面得环境温度及湿度,同时置换出的热量作为地面供热及洗浴的热源。
◆ 技术特点
◆ HEMS系统结构
深井降温技术国内外对比
HEMS降温技术(矿井水冷式)与国内外技术相比,无论是在获取能量能力、降温供风方式还是在降温效果,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。同时,该项技术单个工作面投资低于现有降温技术投资,特别是运行成本远远低于现有降温技术。
技术类型 |
技术来源及应及时间 |
冷源 |
取冷模式 |
获取能量能力 |
耗电 |
主机工作环境 |
管道系统 |
供风方式 |
降温效果 |
降湿效果 |
单面平均投资/千万元 |
效果 |
集中空调式 |
前苏联1929德国1985 |
闭路循环水 |
对闭路循环水喷淋冷却 |
△ T= 2~3oC |
高 |
高温区或地表 |
短/长 |
混风 |
2~3oC |
<3% |
2.5~3.0 |
热排放困难,制冷效果差 |
冰冷式 |
南非1986 |
冰水相变 |
用水制冰融冰相变 |
相变温差大 |
高 |
地表 |
长 |
喷雾 |
3~7oC |
增湿 |
2.0~2.5 |
降湿较好增加湿度 |
矿井水冷式 |
中国2006 |
矿井涌水(开放循环) |
天然水体温差,大流量循环 |
△ T= 8~13oC 220m3/h |
低 |
低温区 |
中 |
纯风 |
4~6oC |
5~15% |
1.8 |
降温降湿效果好,利用天然水体,能耗小 |
上一页
无
下一页